吉安網絡公司講解VR將如何影響廣告業的發展
盡管VR技術尚在起步,但已迅速獲得主流社會的關注。僅去年一年,在Google上,全球與VR相關的搜索量就提高了近四倍。在剛剛結束的戛納創意節上,VR廣告也成為一大亮點。那么,VR將對廣告業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呢?Google提出了幾點看法。
VR屬于每一個人曾經只有在科幻小說里才能見到的VR,如今已真切地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。原因何在?首先,移動設備無處不在且品質優良。一個簡單的Google Cardboard就能將智能手機轉換成VR頭戴設備。Google已售出數百萬Cardboard,為大眾提供VR體驗。第二,Google Cardboard可以讓用戶看到豐富的內容。目前,YouTube所有視頻都已支持在VR播放,這使它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VR內容庫。
從通訊方式到休閑娛樂活動,VR技術將有可能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盡管該技術的發展尚處萌芽階段,但它正在一天天地成長。為此,品牌和創作者都必須開始對VR技術進行了解。
吉安網絡公司講解VR將如何影響廣告業的發展
VR前景廣闊電影曾是最具有沉浸感的一種敘事方式。但即便是在質量最佳、分辨率最高的電視機上觀看電影,觀眾也無法身臨其境,而VR卻可以做到。諸如Jump這樣的VR相機就可以在任意地點,從所有角度捕捉完整影像,打造身臨其境的體驗。這就意味著,在不久的將來,VR技術或許能讓每一個人“獲得”NBA錦標賽的前排座位,或碧昂絲(Beyoncé)演唱會的前排觀眾席,以及能夠隨時“親臨”世界上最美的景觀。
VR還可以像一個時間機器。比如,讓人們在20年后,通過VR重溫那些全球性的重大事件或個人的重要時刻。Google VR團隊正在讓人們可以通過類似于攝影的方式來收集這些記憶,并讓這些記憶可以進行十分生動的回放。
在Google,Cardboard是邁向這個未來的第一步。不久后,Google的VR平臺Daydream就將支持更強大的高品質移動體驗,與之相配的頭戴式設備不僅佩戴舒適,而且價格適中。此外,Google還為VR技術開發了多款移動應用軟件,如Google Play、Maps和YouTube。
Cameron Conaway的工作橫跨兩個領域:一個是獲過眾多獎項的自由采訪記者;另一個是Flow的內容營銷經理。Cameron認為記者的精神可以激勵營銷團隊,因此他鼓勵更多的營銷人為了內容冒更大的風險!
此文為CCO雜志對Cameron的采訪,讓我們一起看看Cameron是如何身兼雙職玩轉內容營銷的吧。
CCO: 雖然聘請記者創建內容會收獲很多好玩的主題,那為什么是聘請記者而不是才華橫溢的作家呢?
Cameron: 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想找訓練有素的媒體記者,而實際上,越來越多的記者也想擺脫他們的行業,進入市場品牌的角色。
我理解的內容營銷是提供優質的、有價值的內容,這點上記者這個角色原本就已經存在內容營銷的DNA了。
此外,他們已經掌握了寫作的基本原理:他們知道如何吸引讀者,如何在截止日期之前交稿,如何承受編輯部以及外界打擊所帶來的壓力,還有他們知道如何日復一日生產出高質量的內容,而作家在這方面就不如記者了(對于這樣的高度贊賞,內內什么話也不想說...)
CCO:你的工作跨越了兩個領域:一個是著名的記者,另一個是品牌方面的內容營銷工作。是什么促使你想從事這兩個職業呢?
Cameron: 實際上我的記者生涯才剛剛開始。我讀研究生的時候學習詩歌,而當我2009年以詩歌學位畢業的時候,大家都說經濟危機了!
于是我開始教莎士比亞戲劇,后來在大學里教基本寫作課。
在2010年年底,對于教育這個行業我已經感到心力交瘁,我和我的妻子搬到了泰國。
當我們搬到那兒幾個月之后,我在CNN看到一個60秒的視頻,是關于一個男孩被販賣到清邁做易的。我覺得這60秒的視頻剪輯并沒有真正表達出正義之道,而詩歌也無法帶來直接影響,所以我決定去清邁寫一篇關于易的長文章。這才是我新聞生涯的開始。
從那以后,我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進入新聞行業,漸漸地,我發現我最感興趣的故事基本上是來自品牌的。同時我也會跟一些媒體公司進行內容合作,但幾乎每個禮拜我都得去追討稿酬。當我的文章終于發布的時候,出版公司卻沒有以任何方式進行營銷以及推廣,這樣我覺得自己寫的很多故事就被浪費了。
而品牌卻恰恰相反:他們準時支付寫作者的稿酬,并且在營銷方面策劃出一系列的方案推廣品牌,這正是我的工作所缺失的。
所以自然而然地,我嘗試著去摸索這兩個行業怎樣可以結合起來。此時,我看到Flow有一個空缺的職位是內容營銷經理。于是我來到了這里,這是我工作過最好的團隊。在Flow,我們會以聊天的形式談談未來的工作將是什么樣子,所以當我面試新人的時候,就像我在做新聞的時候一樣講故事。
CCO:什么樣的記者能夠勝任內容營銷工作,還是說誰都可以?
Cameron: 尋找你欽佩的并且可以寫文章的自由職業者,因為他們也在尋找工作機會。四年前,我的目標也并不是做一名內容營銷經理。老實說,對于當時這件事情的發生我是絕望的。我是一個兼職教授并且只能獲取相對低的工資,但大多數自由記者都不了解機會是存在于品牌的,而品牌也沒有準備好去尋找一個合適的記者。
很多與我交談過的營銷公司正在試圖從《紐約時報》和《波士頓環球報》推薦長期兼職記者,這些人中許多都是致力于他們媒體公司的全職記者。但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,品牌需要與自由的新聞記者建立連接,或者直接聘用他們。
CCO:為了更好的推行內容營銷,品牌需要提供一個什么樣的工作環境?
Cameron: 必須有一個自由度非常高的職場環境,同事之間可以時常分享有趣的故事,并且有好奇心去接受一些奇奇怪怪的新點子,愿意嘗試去做一些有創意并且冒險的內容,而不是為了讓自己處于安全領域,讓內容生產者像機器一樣工作。